農歷春節已進入倒計時階段,各地豆農、糧商們已經開始假期模式,市場整體處于停滯狀態,活躍度不高,豆價也相對穩定,暫時止跌企穩。那么,年后大豆價格是小幅上漲呢,還是持續陰跌呢?下面讓筆者為您做簡要分析。
利好因素:
首先,近日國家層面表示,2023年將繼續擴種大豆、油料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,保證糧食產量,自給自足。若想該項目標順利完成,那么國家政策或調控將采取相應措施?;蚴翘岣哐a貼資金,在種植成本上給予一定支撐;或是增加收儲力度,增開庫點收購2022年大豆,確保后期低質類豆源有路可銷。
其次,今年農歷新年來臨的時間較早,那么后期留給豆農、糧商們賣糧的時間也勢必延長。據了解,當前各產區工人放假,多在年后初七左右開工,少部分將假期延長至正月十五左右,開工時間多根據年后終端需求而定。部分貿易商表示,年后就有訂單出貨,如此看來,節后補庫或將給新豆市場帶來轉機,市場需求也在逐漸轉好。
隨著疫情逐步穩定,各地餐飲業、旅游業也慢慢恢復到往日景象,疊加防疫政策不斷優化,二次感染的幾率也在下降,盡管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存在,但是市場整體消費力、購買力也在小幅提高。待3月高校開學,節后務工人員外出工作,集團性需求將不斷增加。各地加工廠、批發市場皆會積極備貨,屆時市場貨源流通速度也將有所提高。
最后,部分港口貿易商表示,今年新季進口加拿大非轉基因大豆價格高企,高于現階段國內同質量豆源價格,后期進口量恐受到一定影響,小幅下滑。據海關總署消息稱,2022年我國大豆進口量下降5.6%至9108萬噸。進口大豆數量減少,對于國內大豆的擠兌作用也勢必有所減弱。
利空因素:
首先,近期省儲采購成交情況良好,兩次拍賣累計采購13.45萬噸,全部成交,盡管第二次拍賣底價下調140-150元/噸,但這也表示大豆市價可能被拉低,終端需求呈現低迷態勢。省儲、中儲糧收購雖然一直在進行中,但是對于今年過多的新豆豆源消耗還是有些吃力,且當前農戶對于現階段毛糧市價接受度較低,處于觀望狀態。目前大豆市場余糧高達7成之多,后期若想消耗掉如此過盛的豆源,還需要更多利好因素支撐。若后期豆農急于資金回流,大量低價拋售,對于后市的影響可見一斑,也對于市價形成不利因素。
其次,隨著天氣轉暖,豆制品銷售進入淡季,市場需求將轉入低迷態勢,對于本就弱勢的新豆市場造成不小的壓力。疊加今年冬季氣溫較往年同期偏高,南方雨雪天氣較少,運輸暢通,蔬菜價格一直居于低位,市場豬肉價格也在下滑,對于豆制品市場銷路產生一定影響,所以年后豆制品銷售旺季時間或將減少。
最后,未來一段時間內,進口美豆到港量的多與少,還有諸多不確定因素。但近期匯率降低,人民幣升值,進口成本降低,后期進口豆價回落空間較大。若國內豆價持續陰跌,勢必將會繼續拉低進口豆價。如此一來,國內外大豆相互制約,市價或將一路走低。
綜上所述,新的一年,我國現貨大豆市場可謂喜憂參半,有利有弊。建議持糧主體切勿盲目消極后市,國家政策層面的相關支持還是值得期待的。在面對后市發展上面,筆者也有些建議,對于2023年大豆市場走勢或是繼續穩中偏弱的一年,適當控制庫存結構將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;切勿過分惜售,待市價合理,渠道放開,應當積極售糧,莫錯過時機!
欲了解更多大豆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www.asianaboutique.com)以及APP(http://www.asianaboutique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 劉佳/審稿 尹秀穎)
特別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