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下旬以來,北方粳稻漲勢顯著,南方秈稻當然也是不甘示弱,稻價十分堅挺,江蘇產區秈稻價格在進入12月份以后甚至出現小幅抬頭跡象。這其中,僅托市水稻品種稻價保持平穩運行,也就是說即便在終端需求持續疲軟的背景下,整體稻價仍舊逆流而上,不斷刷新今年稻價新高,尤其是部分優質稻以及小眾品種水稻,比如長粒粳稻,糯稻以及黑水稻。那么今年稻價持續高走究竟為何?在春節來臨之前稻價能否再創新高?疫情優化政策對稻價能否產生積極作用呢?以下為筆者分析,僅供參考。
粳稻價格趨強,陳糧熱度漸增
首先,今年北方產區長粒粳稻種植面積大幅縮減,尤其是黑龍江產區。據市場消息反饋,黑龍江部分產區縮減比例可達2/3,因此當前市場長粒粳稻價格持續高走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。其次,今年天氣因素利空,北方很多產區積溫較低,疊加前期霜凍影響產量。截止本周,長粒粳稻基層余糧大概在2-3成左右。另外,疫情背景下,化肥、人工費用等種植成本增加,這也無形助推了農戶的惜售心理。最后,大廠頻繁上調長粒水稻掛牌收購價格更是刺激粳稻市場價格波動。
截止本周,黑龍江產區綏粳18水稻主流到廠價多在1.65元/斤附近,最高價格已經突破1.70元/斤,較十一月下旬上漲0.05元/斤,緊隨其后,本周陸續出現中科發五上調報價情況,目前黑、吉兩省優質中科發五水稻基層報價已經達到1.80-1.85元/斤,米企到廠價最高可達1.90元/斤,重回今年價格高位。原因之一在于部分產區基層余糧已經見空,米企反饋不得不從貿易商手中采購原糧,那么結果可想而知,第三方資金自然是掌控了一定的話語權,畢竟在稻花香水稻價格已經相對平穩的態勢之下,支撐中科發五稻價上調一定是另有他因。
那么在此背景下,市場陳糧陸續涌現,且陳糧的消化速度非常之快,本周長粒粳稻陳糧的呼聲極高,市場紛紛尋找2020年以及2021年綏粳18水稻,但是貨源十分緊俏,定價參差不齊,具體還是要依據糧質以及出米率。20年綏粳18 定價多在1.45-1.46元/斤附近,21年綏粳18 定價多在1.48-1.52元/斤左右,貿易商們似乎也在不斷試探市場,想要抓準時機鎖定利潤。
秈稻購銷不溫不火,優質糧源供應吃緊
當前秈稻市場似乎已經進入購銷淡季,市場成交持續低位,秈稻去處似乎兵分兩路,受前期干旱天氣影響較大的糧源多以入糧庫為主,優質糧源則多以入米企為主。然而當前終端消費較為低迷,銷區庫存消耗較慢,疊加進入十二月份,部分米企陸續半停擺,整體開機率小幅下行,因此米企采購積極性并不高,不過今年優質糧源十分稀缺,供應偏緊,因此當前優質糧源逐漸陷入“有價無市”的處境。截止本周,湖南、湖北產區優質豐兩優水稻到廠價格仍居高位,最高可達1.40元/斤;安徽產區價格平穩,到廠價多在1.32-1.35元/斤。值得關注的是,本周江蘇秈稻優勢陸續凸顯,糧源陸續流入安徽以及兩湖產區,且受此支撐,江蘇豐兩優水稻小幅趨強運行,到廠價格達到1.39-1.41元/斤,較前期上調0.01-0.02元/斤。
針對后市,粳稻方面:當前米企庫存均處低位,疊加疫情政策優化,春季前終端需求或將小幅啟動,那么春節之后米企自然要陸續補庫,因此長粒粳稻價格難落,不排除有小幅趨強、再創今年新高的可能。秈稻方面,受托市價格制約,稻價難有大幅波動,優質糧源供應吃緊的背景下,水稻價格或是以堅挺運行為主。建議米企隨行就市,合理庫存即可,畢竟粳稻以及秈稻均存在國儲庫存,不會像小眾品種一樣過多受市場炒作影響。欲了解更多稻米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www.asianaboutique.com)以及APP(http://www.asianaboutique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 郭東野/審核尹秀穎)
特別聲明